曾祥敏

发布者:SUDI发布时间:2024-04-01浏览次数:3269


  

姓名

曾祥敏

出生年月

1972.12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族

性 别

最后学历

(学位)

研究生\博士

授予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授予

时间

2009年1月

参加工作时间

1995年7月

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工龄

19年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电视学院党委书记

  

个人简历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师德先锋”,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记协理事、《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副主编。分别荣获一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广播电视新闻学”核心成员担任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兼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中国3分钟》栏目专家顾问、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暨《城市党报研究》杂志学术顾问、中广联合会节目创优创新宣讲会宣讲导师、海口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工作组成员(主席宣传咨询顾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电视采访》负责人。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9月,澳大利亚悉尼“2007APEC未来之声(Voice of the Future for APEC)”中国代表团带队教师。主持完成国家广电总局首届社科研究项目“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中的制播分离问题研究”等。

  主要研究领域,广播电视新媒体、国际传播、网络舆情传播。主要著作有《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电视新闻学》、《电视采访》、《电视摄影创作》。其中,《电视采访》教材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发表评论多篇,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论文《探析电视节目生产的“标准化”建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12届(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节目研究类二等奖。论文《对电视媒体传播“分与合”的哲学思考》获得第二届(2011年)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理论类二等奖。论文《从叙事技巧到科学内涵—浅论<走近科学>的节目价值提升》(《中国电视》,2008年第7期)获首届(2009)“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评论类二等奖。通讯《永不停息的“斗牛犬”——我眼中的CBS王牌记者华莱士》获第十六届(2006)北京新闻奖二等奖。

  

…………………………………………………………………………………………………………………………………………………………………

先进事迹

  立德树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面对教书育人这一对党、对国家、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极其重要的事业,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很难长久,也很难体会教书育人历程当中的幸福和快乐。正是如此,在这么多年的从教经历中,本人一直努力做到端正思想、刻苦学习,不断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对学生成长有正确积极引导的教师。

  理论为本,理念为纲。本人努力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张,积极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一名坚定合格的共产党员。积极把学习所得努力融汇在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理解中,并化为日常教学、学生思想工作中。除了教学科研工作,本人同时也担任电视学院党委书记,能积极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纲领贯穿到日常的行政与学生管理之中。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本人努力在品德修养上不断提升自己,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端正思想,爱岗敬业。不仅为人师表,也努力做到以德育人。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自己的研究生,都努力教诲他们品德、品格与修养是影响他们今后工作、学问研究最重要的因素。本人还经常与自己的本科生、研究生探讨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扶弱关爱的问题。不仅如此,本人还在日常专业中践行这种关爱和责任。比如,本人友情出演央视公益广告“爱的重量”,宣扬责任、担当与关爱,此片在央视多个频道播出,获得很好地反响。本人还带领学生为南阳市制作纪录片、微电影,表现南阳人民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的巨大牺牲和奉献。同时,本人也编导拍摄了北京市教工委《党旗下的风采——用地理创造奇迹的人》等系列专题片,采访报道了多位国家特级教学名师。在这个过程中,本人也深深体会到责任、奉献、关爱的重要性,提升了自身的修养。本人同时也参与了我校新闻传播学部与中宣部合作的舆情研究课题,为中宣部组织编写舆情手册、分析突发事件舆情,为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分析贡献智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坚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努力在教学、科研上不断精进。本人担任全日制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在职艺术硕士导师组组长。本人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讲授《电视采访报道》、《新闻采访研究》、《电视新闻学》等课程,涉及本科、高职、辅修、在职艺术硕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各个层次,经常是周末不休息,最长的讲授时间达到了连续12天的全天授课量,也正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提升了授课质量。本人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主讲人之一,独立负责的《电视采访》课是校级精品课程。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本人还潜心总结,提升理论规律,为了完成《电视采访》教材写作,曾走访了国内外各个层级电视媒体、采访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原主持人华莱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等众多一线记者。因为这样的努力,《电视采访》教材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入选“十二五”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六届 “学会奖”著作类优秀奖。目前教材出到第三版,并在数十所高校使用。在科研方面,本人积极申报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完成多项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理念与形态发展创新研究”获批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2年,本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大量的教学科研之余,本人还承担了学院管理等许多工作,在学院日常运行、本、硕、博招生、实验室建设、研究生管理等付出了大量精力。作为主要组织者与执行者,在我院本科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的搭建和整合,英语教学改革、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探索。

  爱生爱岗,学生为本。塑造学生是我们的根本,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才,充分发现与实现自我,是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教师,应重视学生,关爱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惑。本人努力在生活与学业上关心学生,对学生公平、公正。多年来,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每周给研究生上导师课,并时时约谈,坚持讨论交流与论文指导相结合,在专业和生活上提供建议与指导。对研究生的日常论文和毕业论文悉心指导,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回答传媒业现实问题,激发他们研究问题的兴趣,多出研究成果。指导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在读期间基本都有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也有助于他们今后进入业界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相关问题。

  立足专业、坚持创新。作为专业教师,本人坚持自己的专业兴趣,努力跟进行业最新发展,尤其是传媒变革转型期的问题探索,在教学、科研上不断寻求创新。作为电视学院负责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本人积极创新学院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本人负责组建学院无人机团队,积极拥抱新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同时,本人也负责学部官微的创建与运营,把教学与项目实践、新媒体结合起来,官微迅速获得了影响力。本人结合传媒业发展和改革等问题,在《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发表评论多篇,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这些这些科研成果不仅紧跟学科前沿,还及时反哺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完成著作《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分众化传播》、《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电视新闻学》、《电视采访》、《电视摄影创作》。本人还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有论文宣读。同时积极负责国际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并先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菲律宾、缅甸以及东南亚等国际新闻工作者授课。在社会服务方面,先后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吉林广播电视台、宁夏广播电视台、海口广播电视台等各层级广播电视媒体讲授媒体融合转型、内容创新等课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教书育人神圣而光荣,本人深感敬畏,常怀忐忑,有很多不足,但深爱这份事业,愿意为之奋斗。在此,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关爱与支持,所谓独行快,众行远,本人愿意继续与学校、学院、学生一同进步成长,为国家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