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主题写作系列课程

发布者:傅橙薪发布时间:2021-07-02浏览次数:1032


课程名称:主题写作

学分/学时:2/32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11面批”(课外)

   

主题写作课是由通识教育中心于2020年开始建设的一门通识核心课程。它以某一具有公共性的话题(主题)作为了解、探究和写作的对象和范围,以说理文为考核的主要形式要求,将具体的主题内容讲授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帮助学生把对事物的“混沌”感觉转化为比较清晰的理性自觉,凝聚为具有理论或实践依据的“论题”;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课程。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讨论、作业和结课时的说理文写作。

  

  


主题写作课程拥有一个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目前已有来自全校九个不同学院、机构的近20名教师,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专业。教学团队通过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已初步形成了以诚相待、畅所欲言、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学共同体。

已开课的教师和其开设的主题有:

1、历史与人

课程聚焦于人在历史及历史书写中的位置及角色问题,通过经典阅读及写作练习,引导学习者养成在写作过程中独立思考、合理质疑、智性推理、诚实讨论的意识,掌握细致观察、审慎评估、理性表达的技巧,最终拥有进行负责任的、尊重事实的说理与写作能力。



王宇英,历史学博士,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第十届教学名师,曾获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口述历史、影像史学、“文革”书写史。





    2、明代晚期的文人视觉艺术

       老一辈的人说,学文和学武是两条路数:武术就要师傅一招一式地教,拳该怎么出,一分一毫马虎不得,差一点点火候,将来和人动手,轻则鼻青脸肿,重则后半辈子生活不能自理。文得熏,不能教。背不会就被先生抽手心的,是没入门的。稍微出息点就轻松了,跟着先生玩山游水、磨墨理纸,功夫在诗外,处处又都是学问。

     晚明的文人视觉艺术,可能会讲到书法、国画、篆刻,或许也有家具、园林。讲什么不重要、怎么讲意思也不大,背会无数概念却欣赏不了一副好画的美,等于零。那么,一群人一起感受晚明的文脉,东拉西扯又万变不离其宗。一个学期下来,关于这个主题,难免表达欲望勃勃不可遏,有一不说出来浑身难受的话,那么就写下来交给我,这门课就是轻轻松松学大能耐。




尚大雷,传播学博士,山水画家,书法家,编剧;藏在中国传媒大学“大阅城”的宝藏老师。







     

3、民国电影与社会空间

   电影是空间的忠实纪录者,电影为时间涂上了防腐剂。民国的电影和电影中的民国,使我们透过可触的、可听的、可见的空间意象,把握民国的心灵世像、社会肌理与时代困境,从而反观当下,厘清自我。本课程以民国电影中的社会空间与当代电影中的民国空间为研究方向,帮助同学们从一个特定的主题和角度出发,训练其提出问题、阅读文献、思维训练、理性反思和文字表达等一系列能力。


  

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2005年担任制片人、导演的电影《葵花朵朵》(Sunflowers)入围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2018年出版专著《孤独迷宫:拉丁美洲电影的空间研究》,为国内第一部关于拉美电影的学术专著。

主要研究领域:拉丁美洲电影,中国电影史等。




   

4、共同体与个人

   选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作品为切入点,基于文本阅读和研讨,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共同体与个人的关系,增强学生在公共领域审美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课程从选题(寻找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利用文献材料、改写复述练习、结构与论证、文字润色等环节分步骤展开写作训练,以期提升学生学术写作和在公共领域交流的能力。




葛耘娜,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先后求学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长期致力于政治学理论和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出版译作《公共的男人、私人的女人:西方政治社会思想中的女性》(与陈雪飞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9年。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




   5、海峡两岸语言·社会·文化

    语言交际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是满足文化心理的需要,本课程从海峡两岸日常生活语言的比较入手,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生活、文化、习俗等,以便于民间的互通往来,增进同胞的民族情感,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我们期望海峡两岸在未来能够良性地发展互动,依着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血脉,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



许蕾,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应用语言学的历史及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主持级、校级学术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先后赴台湾师范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习,入选年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




   6、电影:机器与人类

  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摄影机是机器,也是人的眼睛。电影工业和电影工业的产品/作品,为我们描述出工业时代以来,人与机器不断变动的关系。它显示出人对于机器的复杂情感:赞美与信赖,焦虑和恐惧,异化与反抗。近年来,它也呈现出“人类历史终结”,“后人类”所引发的危机,以及人们正在进行的未来展望。本课程尝试以电影为切入点,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引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李玥阳,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7-2018年华盛顿大学传播、媒介与电影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学术专著《现代性的悖反——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2005-2012)》,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7、‘三言’中的首饰

      以冯梦龙的小说集《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各篇章中首饰、服装等物质形象的书写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开展学术思考、学术研讨和学术写作训练。目的是通过思维和写作训练,使学生的思路辐射至与这些形象相关的文学问题和文化问题,尝试提炼具有理论依据的学术论题,同时逐步构建阐释问题的学术写作思路和框架,并开始确立方法意识。




张一玮,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文本解读、电影文化等。曾主讲“文艺批评学”“艺术原理”“精神分析与文学阅读”“金庸作品文本分析”“当代电影与时尚文化”等课程。


                     8、故乡

    故乡,是中国人的心灵之锚。无论走到哪里,一缕乡愁恰如风筝的线,让华夏游子常抱一颗返乡的心。时代向前,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地拖离乡土。我们该如何锚定自己的故乡?那一份乡愁又能向何处安放?这门主题写作课就将带领学生去探寻各自的答案。




哈澍,回族,北京常营人,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留校任教至今,其间获得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人文学院副教授,讲授中外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学、专业学科英语听说和英语读写等课程,近几年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工作和语言与文化研究。





9、新闻中的女性

与生俱来的生理性别和后天养成的社会性别,构成了人类社会性别差异的基础。在现代传播语境下,关于女性/性别的话题和讨论呈现出新的样态。关注新闻媒介中的女性/性别(既包括主体也包括客体),性别视角观察当代社会的媒介文化现象探寻性别背后的深意与本质,对于缓解社会群体间交往的偏见和障碍,树立正确的性别价值观,构筑和谐的社会性别空间有重要意义。



贾静,贾静,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有:写作与修辞,跨文化传播,媒介与女性、融媒体新闻业务创新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课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教学风格鲜明,其专业性和亲和力广受学生欢迎。



10、声音与传播

   当前视觉表达与视觉消费空前发达,视觉占了主流,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等观点,意味着疏远其他感觉导致了人们的感觉失衡,而在各时代真正有意义的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和它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今天,互联网促进了传播工具的发展,声音传播如何作为一种环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声音传播给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带来了哪些创新性的发展?声音传播已经或者将在哪些领域引领社会的变革?声音传播如何与人类其他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共生?声音在哲学领域有哪些传播意义上的特性和优势?声音与传播的历史如何带入到今天的实践活动中,现代技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反思其影响?这些问题研究的落脚点在“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上。

本课程以对“声音与传播”的相关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通过阅读与写作的同步训练,培养学生对媒介社会的相关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和分析讨论、反思评论的写作能力。



孟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与语言艺术》(网络)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北京高等学校《写作与语言艺术》课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欧洲传播研究和教育协会(ECREA)会员。



11、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已经深深嵌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把网络的镜像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勾连起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我们是否需要对身边这个再熟知不过的事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呢?社交媒体是在怎样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特点?它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它保持警惕和反思吗?本课程以对“社交媒体与我”的相关问题的讨论为切入点,通过阅读与写作的同步训练,培养学生对一些公共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詹骞,传播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传播研究方法。出版的专著有《社交媒体公信力》、《我国网络媒体可信度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其中后者获得“全国首届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教材《新媒体概论》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已修订至第八版。









主题写作课程的理想目标是让每一个大一新生都能受到通识教育的写作训练,因此它需要具有相当规模的教师团队。我们盼望认同通识教育理念,认同写作所代表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的老师们加入这个团队,彼此激励,共同成长,携手走在实现教育理想的路上。

如果您希望更多了解我们,发邮件与杨老师联系:hiedy@cuc.edu.cn